制備很細活化易燒結氧化鋁粉體的方法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機械粉碎和化學法。二者的特點如下:
機械粉碎:通常只能使粉料的平均粒徑小至1μm左右或更細一點,而且有粒徑分布范圍較寬,容易帶入雜質。 化學法:化學法中比較成熟的是溶膠—凝膠法。由于溶膠高度穩定,因而可將多種金屬離子均勻、穩定地分布于膠體中,通過進一步脫水形成均勻的凝膠(無定形體),再經過合適的處理便可獲得活性很高的很微粉混合氧化物或均一的固溶體。具體流程如下:
(1)形成金屬氧有機基絡合物溶膠→水解并縮合成含羥基的三度空間高分子結構→溶膠蒸發脫水成凝膠→低溫煅燒成活性氧化物粉料。
(2)含有不同金屬離子的酸鹽溶液和有機膠混合成溶液→溶膠蒸發脫水成凝膠→低溫煅燒成粉體。
(3)含有不同金屬離子的溶膠直接淬火、沉積或加熱成凝膠→低溫煅燒成粉體。濕化學法制備的al2o3粉體粒徑可達到納米級,粒徑分布范圍窄,化學純度高,晶體缺陷多。因此化學法粉體的表面能與活性比機械法粉體要高得多。采用這種很細al2o3粉體作原料不僅能明顯降低氧化鋁瓷的燒結溫度(可降150℃—300℃),而且可以獲得微晶高強的高鋁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