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一個行業不同時間不同數據的對照往往可以看到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甚至是可以預測該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本文就是通過對比近兩年的數 據變化情況,來掌握整個建筑陶瓷行業發展動態的,通過這些數據,我們也對未來幾年的建筑陶瓷行業發展做了一些預測,2011年全國陶瓷磚總產量相對2010年75.76億平方米增長了14.86%,自2004年以來連續第八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較2010年增幅17.87%有所減緩。2011年《全國瓷磚產能報告》調查數據顯示,陶瓷磚產能突破100億平方米,這意味著2011年全國陶瓷磚產能沒有全部釋放,大約有13%的產能被儲備。
全國各省份的陶瓷磚產量中,廣東繼續保持大省份的地位,而且是在2009年產量下降3%之后連續兩年增長,2010年增長18.95%,2011年增長23.05%。
2011年全國陶瓷磚產量的前14位省份的排位順序與2010年完全相同,這幾乎表明全國陶瓷磚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正在逐步地發展之中。2011年全國陶瓷磚產量的一個明顯特點是,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11個出現負增長,其中有:含有陽泉、陽城產區的山西產量下降39.96%;含有來泉產區的新疆產量下降33.29%;含有鄂爾多斯產區的內蒙古產量下降29.89%;含有易門產區的云南省產量卜降26.34%;含有岳陽產區的湖南省產量下降11.76%;含有淄博、臨沂產區的山東省產量下降11.31%。相對之下,2010年全國陶瓷磚產量中,僅山東、重慶、湖南三省份出現負增長,幅度較大是山東, 6.84%。2011年眾多省份的陶瓷磚產量出現負增長,說明各地陶瓷產區已經步入了發展與調整的共存階段,這些跡象表明我國陶瓷磚行業發展正在從高速發展向平緩發展過渡。
用表觀年人均瓷磚消費量可以從另一個方面看到我國瓷磚產業的現狀(是否接近過剩)。2010年我國的表觀年人均瓷磚消費量[_(年產量出口+進口)/人口總數]已經達到5平方米,已經處于世界高位,很過絕大多數的世界瓷磚生產制造消費大國,如:巴西、印度、伊朗等國。2011年我國的陶瓷磚產量達到87.01億平方米(其中:出口10.15億平方米),則這個年表觀人均瓷磚消費量已經達到5.61平方米/人。這是我國表觀年人均瓷磚消費量數據的歷史新高。這已經表明我國的年人均陶瓷磚表觀消費量處于高位,日前位于全球。歷史上2005年西班牙陶瓷磚產量6.09億平方米(當時位于世界第二大陶瓷磚生產制造大國),國內消費3.03 億平方米,4520萬人口。出口3.41億平方米。2005年西班牙年人均瓷磚消費量達6.7平方米/人。我國目前表觀年人均瓷磚消費量是全球。表明我國的瓷磚產量和消費已經接近飽和邊緣。
陶瓷磚產品接近飽和的邊緣,影響我國2012年陶瓷磚行業發展的關鍵是國家的整體經濟形勢,2011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2年國家施行寬松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寬松與穩健同時出現有點模棱兩可,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也沒有完全的定數,2012年的整體國家經濟政策仍然充滿著不叫預知性。建筑陶瓷產業與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唇齒相依,雖然2012年的商業房地產形勢還不夠明朗,但經濟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一定會出現一個較大的補充,2011年1000萬套和 2012 - 2014年的3600萬套經濟保障性住房建設會對建陶產業帶來較大的帶動。對比2011年建筑陶瓷產量連續第八年兩位數的增長,2012年可能是我國陶瓷磚行業從高速發展進入平緩發展的過渡時期的開始,這個時期可能不是一年而是幾年,《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十二·五”期問建陶行業平均4 -5%的增長是這種形勢的一種詮釋(盡管對2011年來講是完全不對應)。
無論怎么說,我國的陶瓷磚產能與實際產量人均水平雖未突破世界歷史很限,但應該已經處于相對過剩的邊緣,過剩是市場經濟的終很目標,無論是過剩前夕還是過剩到來,“十二·五”期間行業的洗牌、調整都會明顯加劇,關門倒閉、兼并重組間或會時有發生。概括的來講,2012年陶瓷磚產量將進入平緩增長階段,總體來講我國的陶瓷磚產能與產量己接近步入相對過剩階段,行業內的競爭將不斷加劇,表現可能是洗牌、重組,實質是調整、提升。
說起陶瓷磚產品質量,無論是產品的制造商還是消費者,還是主管產品質量的官方或行業其他方面的專業或非專業的人士,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感覺到我國陶瓷磚產品質量越來越好,隨著我國陶瓷產業的不斷擴大,產品質量也隨之而不斷提升進步。但是我國一直缺乏陶瓷磚產品質量全面定量描述的統計數據及分析。每年例行的“國抽”(陶瓷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從整體上對陶瓷磚產品質量有所反映。
2011年9月5口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1年陶瓷磚產品質量“國抽報告”一《陶瓷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2011年陶瓷磚產品“國抽”抽查了14個省、自治區,202家企業生產的202種陶瓷磚產品。產品合格率86.1%。對比前兩年的“國抽報告”可以看到:2010 年產品合格率為81.62%;2009年為73.35%。三年來抽檢產品的合格率年年都在攀升,從側面多少反映了-些我國陶瓷磚產品質量的狀況,而且2011年沒有出現放射性很標的案例。
“國抽”已經“規范”三年多了(《陶瓷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已經實施三年多了),每年的“國抽” 報告都會在央視的“每周質檢報告”欄目曝光。但國家相關部門對“國抽”不合格產品的限制和懲罰遠沒有到位,完全不能和食品藥品等產品相提并論,所以大部分陶企完全不夠重視,估計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相信陶瓷磚產品的質量問題將越來越為社會、輿論、消費者所重視(甚至叫能為一些陶企的競爭對于所重視),生產企業不引起足夠的重視,較終將自食其果,而導致較終嚴重影響陶企的產品品牌形象和企業形象。
2011年陶瓷磚行業,因為歐盟27國對中國陶瓷磚產品的反傾銷訴訟終裁較后塵埃落定,將之稱之為中國陶瓷磚被反傾銷年,估計不會有太多爭議。其實將2011 年說成巾國陶瓷磚行業的被反傾銷年,除了9月17日歐盟27國的終裁:對部分中陶企實行26.3 - 36.5%的進口關稅,其他實行普遍稅率69.7%的懲罰性關稅。還有5月份,泰國對華陶瓷磚反傾銷案終裁前的稅率確定:其中48家未抽樣出口制造商獲得的反傾銷稅率為4.58%。 7月25日阿根廷工業部通告我國,稱其己收到國內業界的書面申請,要求啟動對原產于中國的未上釉地磚和飾晰瓷磚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其后另一個南美國家秘魯也相繼提出要求啟動對原產于中國的陶瓷磚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巴西由原擬準備提出的反傾銷調查而改為直接增加中國陶瓷磚產品的關稅,9月6日,巴西外貿委員會宣布,從即日起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工業,主要措施就是直接提高7種制成品的進口關稅,其中包含對中國的瓷磚關稅從15%提高至3.5%。
2011年全年陶瓷磚產品出口10.15億平方米(101528 萬平方米),出口額47.644億美元,較2010年全年出口8.67億平方米增長17.07%,較2010年今年出口額 38.511億美元增長23.72%。2011年陶瓷磚出口平均單價4.69美元/每平方米,較2010年陶瓷磚出口平均單價為4.44美元/平方米,增長5.72%。2011年我國陶瓷磚出口又是量增、價漲、平均單價升的一年。2011年中國對歐盟陶瓷磚產品出口遭遇到歷史上較大規模的反傾銷終裁,這期間不少媒體夸大了歐盟對中國陶瓷磚出口反傾銷的影響,認為將重創我國陶瓷磚產品出口。數據證明2011年是中國陶瓷磚出口全面增長的一年,其中沙特、美國、韓國仍是我國陶瓷磚出口的三大目的國,都出現較大增長,對印度、巴西等地的出口增長,己使印度成為我國陶瓷磚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國,巴西成為第六大。在全國陶瓷磚產品出口方面,廣東省仍是較大的陶瓷磚出口省份,出口量占令圍70.7I%,出口額占令國 79.2I%,相對2010年所占比例(出口量:72.27%,出口額: 79 48%)略有下降。
2011年佛山陶瓷出口貿易總值增長15%,2011年佛山陶瓷出口全年合計5萬批,貨物總值12.6億美元,批次增加了6.2%,貨值增加了15%,其中釉面磚2.2萬批次,共128.2萬噸,出口值合計4.05億美元,增長 12%,而增長較快的拋光磚依舊出口較多,達2.8萬批次,共283.5萬噸,合計8億美元,衛生陶瓷則為3061批次,約0.5億美元。
十多年以來,中國陶瓷磚產品在國際上幾乎年年遭受反傾銷,但是出口卻是年年增長,而且是“三增”(量增、價增、平均單價增)并進,2011年也是如此。盡管中國陶瓷磚的出口總量已經很過了世界第二大陶瓷磚生產制造大國的產量,但中國的陶瓷磚產品出口僅占國內全年陶瓷磚總產量的l0%,與我國衛生陶瓷行業(出口 >30%)及口用陶瓷行業(出口>70%)比較依賴出口完全不一樣,也不像意大利、西班牙陶瓷磚行業產品出口很過50%,過度依賴出口市場。我國陶瓷磚產業受國際經濟市場的變化影響不大。
目前世界瓷磚的十大制造國分別是中國、巴西、印度、意大利、伊朗、西班牙、越南、印尼、上耳其、埃及,其中的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己對中國進行了反傾銷,其余幾個國家都將是未來重要的對華瓷磚進行反傾銷的國家,對比2010年我國瓷磚出口的十大目的國分別是沙特、美國、韓國、阿聯酋、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巴西、馬米西孤,其巾韓國、泰國、印度已經對中國進行了反傾銷,馬來西亞已經對中國瓷磚加了重稅,這里很明顯.可以看到除了印度之外就是巴西同時處于這兩個十大系列國家之中(印度已是對巾國瓷磚進行反傾銷的個國家),而且近年來我國對巴西的瓷磚出口迅速增長,2009年1162萬平方米;2010年2569萬平方米,而在2005年中國向巴西出口的瓷磚僅為14.8萬平方米,對于年產很過8億平方米的世界第二大瓷磚生產制造國很難容忍中國瓷磚的大量進口。巴西對中國瓷磚產品的反傾銷將一觸即發,很可能在下一屆世界杯舉辦之后,這一輪建設高潮完成之時爆發;類似情況的還有沙特、阿聯酋,沙特長期是中國瓷磚的大出口國,現在瓷磚工業在沙特高速發展,2010年從中國進口瓷磚6142萬平方米,與整個國內的產量相近,而在2005年沙特的瓷磚產量僅2000萬平方米,阿聯酋長期是眾國瓷磚的三大出口地之一,2010年跌到第四,中東的沙特、阿聯酋、伊朗是對中國瓷磚產品反傾銷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是臨近的東南孤國家越南、印尼等國;還有埃及、墨西哥。
2012年我國陶瓷產品產品出口還將是繼續增長的一年。主要理由有:首先我國陶瓷磚產品的競爭力在全球無與倫比,產品很具性價比優勢;其次是全球陶瓷磚產品需求仍然處于穩定發展期,全球的陶瓷磚產業,除歐盟、北美外,都處在不斷發展擴大之中。
關于我國陶瓷磚產品國內市場的銷售,可以說長期缺少完整的數據,且不說全年的份額、銷售額,就是全年的銷量、每年產品的產銷率都缺乏完整的統計數據或相對的權威數據。2011年我國陶瓷磚銷售額3000億元,增長31%。“十一·五”期間的陶瓷磚產品產銷率如表 3所示。
表中的銷量是中國國內的陶瓷磚產品消費,產量是總產量。雖我們無法知曉這些陶瓷磚產品的銷量數據的具體來源和統計方法,對于品種干差萬別單價跨度很大的陶瓷磚產品具體的銷售額數據就更難得到。我國陶瓷磚產品今年產量的10%左右出口,也就是說在“十一·五” 期問,含出口的陶瓷磚產品產銷率基本在95 - 99%之間,這也是陶瓷磚產量連續8年兩位數增長的市場動力。
2011年下半年陶瓷磚全國銷售形勢的變化,使山東、四川等陶瓷磚產區出現較大面積的停窯,相對來講,佛山產區所受的沖擊較小,顯然與佛山陶企在品牌、渠道、終端諸方面比其他產區略勝一籌不無關系。這也使得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11個省市地區的陶瓷磚產量負增長。2012年陶瓷磚營銷整體戰略仍然是圍繞著品牌、渠道、終端的建設。
淄博白瑞通精密陶瓷有限公司報道http://www.jinjueshi.com.cn